“和上次一樣。”
“是紅糖,是紅糖。”
許老三高興的像一個孩子一樣。
另外七大姓的老爺子們也紛紛湊近,探頭看過去,一個個皆是喜極而泣。
許元勝拿出長柄湯勺,舀出一勺子糖,分給眾人。
“是這個味。”許老三上次不敢多吃,這次量大了,就是大口吃了一口。
“甜。”
“真甜。”
“我們青山村要發達了。”
“多虧了遠勝啊。”
“當年許家先祖帶領我們謀了一個安身之地,現在又是許家人給我們過上好日子的希望。”
“我等七大姓欠許姓太多了。”
七大姓的老爺子們嘴里含著糖喃喃道,甜到心里,連白須上都沾著細密的紅糖,舍不得撥拉掉,一一捏掉放進嘴里。
許元勝看著這一幕,不曾想后世隨處可見的紅糖,低廉到任何人都吃得起的東西,此刻在這里竟引起如此大的動靜。
等諸位老爺子緩和了情緒之后。
因為一口鍋的糖化料熬制成紅糖之后,只有十斤左右的重量。
沒有用麻袋裝紅糖,現在還沒有防潮的塑料布,干脆就直接放入一個干凈的土鍋里暫時儲藏。
剛剛只是讓老爺子們看一看。
接下來冰冷地窖里進行冷卻的土鍋,就不會再抬出來,直接放在地窖里進行最后一次的過濾,分裝。
畢竟糖不怕冷怕熱。
直接在溫度低的地窖里,把紅糖分裝進一口土鍋里。
……
接下來所有發酵好,過濾,蒸煮完備后的糖化料,一一送進了地窖里進行冷卻。
冷卻的時間很快,因為地窖里堆滿了寒冰,一個時辰就足夠了。
等紛紛分裝完畢之后,才是半晌午的時間。
一千口土鍋內熬制后的紅糖,全部裝入了兩口大土鍋里,用麻布進行密封防潮。
足有一千多斤紅糖。
空下的土鍋不需要刷洗,但需要表面溫度降低,防止加火燒的時候遇熱開裂,先紛紛的抬出了地窖。
至此,第一次大批量熬制紅糖,宣告成功。
“遠勝,第一批如此大批量的熬制,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。”平復了情緒后,許老三認真道。
“嗯,土鍋還是太少,過濾的時候需要用木桶接著,若是直接從一口鍋過濾到另外一口鍋,可以直接進入下一步流程,能縮短不少時間。”
“另外這長柄湯勺舀一次,量太少。若是舀的量足夠大的話,一口鍋的糖化料可以很快舀出來進行過濾,能縮短不少時間。”
“另外盛放紅糖的器皿,還是需要特意打造的好。”
“這么大的土鍋,運往縣城不太方便。”
許元勝沉吟道。
“一千口土鍋,其實后半夜不到,就已經用完了。”
“我看啊,完全可以多打造一些土鍋。”
“這樣就能做到,真正的日夜不停。”
許老三點了點頭。
“另外制糖過程中,土鍋需要用扁擔挑去發酵,再折返回來過濾熬制,最后再挑過去冷卻,流程很多,費時費力,萬一腳下一打滑,好不容易熬制的紅糖就沒了。”
“咱們鄉下的驢車,是不是能改造一下,用車子拉就安全多了。”
“車體稍微改動一下,依卡住土鍋的鍋體為標準,車體不需要過高,高了會不穩。”
“另外車身做長一些,足夠一次性五口土鍋放上去。”
“依咱們青山村木匠水平,完全可以改進一下車身的。”
……
其他老人也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許元勝在一旁聽著,誰說古人傳統守舊的,那只是對于一部分人而,聽他們說下去,怕不是很快就能把火車皮給打造出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