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知道這屆春晚有什么作品,但站在觀眾的角度,無論如何都理解不了葉知秋的獨唱為什么被砍掉。”
對于這件事,原本葉知秋覺得被刷就被刷,也沒什么大不了的,但總導演嚴志剛在采訪的一番話,也讓他覺得莫名其妙。
原本很簡單一件事,現在好像變成了自已的責任,就有種被“甩鍋”的感覺,任誰都會有點不高興。
但畢竟自已和官方合作那么多次,之前都挺愉快,也沒必要因為某一個人的行為把關系弄僵。
加上目前《流浪地球》的拍攝在最后階段,葉知秋沒有精力、也感覺沒什么必要去讓什么辯解,這事便冷處理了。
然而,對于這件事,反應最大不是當事人與廣大網友,而是一眾業內通行,特別是地方電視臺。
每年,除了國家電視臺外,有實力的地方電視臺也會舉辦自已的春晚。
一方面是展示有地方文化特色、差異化的節目,吸引觀眾;另一方面算是各大地方臺之間的一種競爭,也提升自已品牌形象、商業價值的好機會。
按往年經驗,在各個版本的春晚中,表演陣容最豪華的毫無疑問是國家電視臺。
這種情況也正常,有得選的話,明星肯定會優先選擇國家電視臺,畢竟收視率與曝光度就不是一個級別的。
等國家電視臺挑完之后,才輪到其他地方臺,在嘉賓的人氣與號召力上就差了一截。
然而,今年情況有些不一樣。
原本各個地方臺春晚的“搶人大戰”已經基本結束,大家的陣容各有亮點,也算打得不分上下。
結果現在葉知秋這條“大魚”居然漏出來了,所有地方臺的第一反應,便是將葉知秋“搶”過來!
春晚導演嚴志剛怎么想的他們不知道,但有一點可以確定,今年的地方臺春晚,誰能邀請得到葉知秋,在嘉賓陣容方面就可以立刻和別家拉開差距。
緊接著,會影響到企業和商家的投資、廣告收益等,這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。
至于葉知秋能不能參加彩排之類的事情,沒有人會在意。
不說許多地方臺春晚本就是錄播,容錯率要更高,只要葉知秋肯來,耍多大的牌他們都愿意啊!
于是,各家衛視的節目邀約如雪花一樣飛向華海娛樂與“一葉知秋”工作室。
時間過得很快,來到1月20日。
距過年還有不到20天時間,《流浪地球》這部戲正式殺青。
在前世,這部電影從開機到拍攝結束,一共用了大約5個月時間,其中還經歷了經費短缺等困難。
而在葉知秋的全力投入,以及名導趙經綸的輔助下,4個月便拍攝完成。
當然,殺青并不意味著結束了,后續還有剪輯、特效等工作,這些是后臺技術人員的事了。
無論如何,《流浪地球》劇組眾人還是很開心的,雖然有不舍,但也意味著可以過個相對輕松的年。
而這時,導演葉知秋接到了一個熟人的電話。
.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