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臺上,臉色激動的黃博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獎杯,定定看了幾秒,忍不住親了一口上去。
現場掌聲再次響起,通過大屏幕可以看到,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眼睛分明紅了。
獲獎感環節,黃博深呼吸一口氣平復下心情,湊近了話筒。
“抱歉,情緒比較激動,老實說,我現在都還有點做夢的感覺。”
“感謝華夏電影協會、感謝所有觀眾、感謝張康導演、劇組的所有工作人員,還有最重要的是。”
說到這里,黃博頓了一下,鄭重道:“感謝這部電影的編劇、制片人葉知秋,當初要不是他給了我這個機會,就沒有我的今天...”
接下來,黃博足足花了一分鐘表達對葉知秋的感激之情,臺下不少演員看得心里也是五味雜陳。
羨慕啊!
大半年前,黃博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,雖然也在《神探長》這部大片中露了露臉,但隨時就有可能被觀眾淡忘那種。
也不知道葉知秋怎么就“慧眼識人”挑中他參演了《瘋狂的石頭》,之后便來了個絕地大翻身。
《瘋狂的石頭》的制作成本不超過3000萬,最終斬獲18億的票房,已經成為了業內“以小博大”的經典案例。
為此,不少專業人士對此進行了細致的剖析,分析其成功的原因,最終無外乎總結出三點。
一是故事本身足夠優秀,從被提名“最佳編劇獎”就可以看得出來。
二是造梗能力強,劇中許多貼近生活、詼諧幽默的臺詞已經成為了熱門網絡用語,在信息爆炸的時代,這些“梗”為影片本身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。
第三便是演員選得好了,這部影片能夠成功,和一眾演得傳神無比的配角是分不開的,雖然大牌演員不多,但每一個角色似乎都是為表演者量身打造,演員發揮自然出色。
不但黃博,還有先前事業已經跌落谷底的黃正民,新人龍語晴、李蕭等,葉知秋已經捧紅不少演員了。
還不包括他自己,雖然目前出演作品不多,但演技也是廣受好評。
有心人細數一番,不禁咋舌。